腰腿疼原因分析!关节错位、腰肌损伤、韧带损伤诊治思路
腰腿疼的情况
在生活中很常见
今天我们从三个角度来看看
腰腿疼背后的原因
分别是
关节错位
肌肉拉伤或劳损
韧带损伤
内容包括诊治思路
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腰椎错位的诊治思路
什么是腰椎关节错位?
腰椎后关节错位又称关节功能紊乱,是常见的腰腿疼病因之一。按脊椎病因分型属关节功能紊乱。
过去常被认为腰肌劳损,采用一般理疗或封闭治疗可是症状减轻。但由于后关节未得到复位,所以理疗欠佳。
采用正骨推拿手法,可取得较好效果。
腰椎关节错位的三步定位诊断
第一步 神经症状定位诊断
急性期
一侧或双侧腰椎棘突旁或棘突间疼痛。
腰弓前凸消失,活动受限,特别前屈,后伸。
有时沿腰椎旁向一侧臀部放射。
慢性期
可无明显活动受限。
久坐久站症状加重,活动后可缓解。
第二步 触诊检诊定位诊断
急性期
腰椎棘突偏歪,且椎旁压痛明显。
腰肌紧张痉挛压痛明显。
慢性期
腰椎棘突偏歪,大部分情况错位椎旁有压痛。
椎旁软组织有硬结或条索状物。
相同点
绝大部分情况下,直腿抬高试验为阴性。
若合并腰椎间盘突出可出现阳性。
第三步 影像学定位诊断
治疗
主治法:正骨复位手法
辅治法
急性期:超短波、药物(消炎,消肿,镇痛)、必要时可腰封保护
慢性期:中低频、电针、浅表性热疗、水针
腰肌损伤与韧带损伤的诊治思路
腰肌损伤
是指由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的积累性损伤,引起局部慢性无菌性炎症;
由于急性外伤、慢性劳损或其他原因引起腰部肌肉在临床上出现各种疼痛、局部紧张、僵硬、压痛、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侯群。
腰部韧带损伤
1、脊椎棘突之间与棘突上,分辨有棘间韧带与棘上韧带;
2、腰部的这些韧带较强壮,但腰5—骶1处常缺如或较为薄弱,以致易引起其深部的棘间韧带损伤;
3、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是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中年以上患者,以下腰段损伤多见。
症状定位诊断
急性期
有明显扭腰、收撞击等外伤史。
腰部疼痛、各方向活动均明显受限,严重者不能翻身。
一般无下肢疼痛,部分有牵涉性下肢症状,一般不超过膝关节。
慢性期
可有急、慢性腰部扭伤史或与一定的职业。
劳累后加重,休息后或适当活动后减轻。
可有腰部活动功能受限制,弯腰时尤甚,弯腰工作困难,久弯则疼痛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