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返回顶部
开启左侧

【科普好文】瘢痕的拔罐治疗

[复制链接]
小王叽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1-9 17:20:38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拔罐是一种古老的疗法,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疼痛。在拔罐治疗过程中,罐内的软组织会被吸走并受到拉应力,而罐缘正下方的软组织则会受到压应力。在这种情况下,血流不能进入或离开罐内软组织的脉管系统,会导致局部血流量和淋巴流量增加,这可能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软组织愈合。

拔罐通过使用热量或机械力在皮肤上产生局部吸力,通过负压复制手动按摩技术。这种方法使其能够以更一致、更省时的方式进行按摩。皮肤被抬起会在皮下产生皮肤褶皱,会改变皮肤的生物力学,松动粘连并使结缔组织恢复活力,促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加速局部组织的肉芽和血管生成,从而帮助患者的皮肤功能状态的恢复。

由于剪切张力或压缩等机械力引起的机械转导可能导致胶原蛋白改变和胶原蛋白重新定向;释放与瘢痕收缩相关的机械张力,能够促进疤瘢重塑改善组织硬度和皮肤弹性。然而,这项技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使用,因为这种做法可能会阻碍疤痕本身的改善。

但是,拔罐疗法常常采用传统方法,无法量化拔罐的剂量,包括罐数、负压值以及拔罐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因而其效果可能各异。负压值是最难定义的。传统上,它仅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或对杯中软组织高度的粗略估计。拔罐疗法的最终效果,很可能十分依赖操作者的经验。但基本来说,治疗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但要注意:拔罐可导致表皮细胞损伤和真皮血管损伤,如擦伤、瘀斑和紫癜。高血清胆固醇是湿拔罐期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颈部区域的拔罐过程中,拔罐产生的径向拉伸应力可能会促进存在内膜撕裂的夹层的发展。这可能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出血性中风。皮肤破损、渗出或感染区域不得用拔罐;深静脉血栓形成禁用拔罐疗法。

拔罐压力和持续时间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拔罐方法,其变化的共同点是对皮肤施加吸力,产生负压。与较低的负压值 (225 mmHg) 相比,较高的负压值 (300 mmHg) 在增加皮肤血流量方面更有效。但压力太大,可能会伤害罐内的软组织,包括皮下血管,或可能引起局部情况的恶化。

此外,与较长的持续时间(10 分钟)相比,较短的持续时间(5 分钟)会导致更大的峰值和总皮肤血流量。关于拔罐治疗的持续时间因素,建议持续时间在10分钟以内,以避免出现水疱。

定罐和走罐
瘢痕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伤口收缩,是继收缩之后的愈合过程。不同深度伤口会造成不同层次纤维化的瘢痕。仅皮肤的损伤和伤及深层组织所愈合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够适当的修改伤口愈合过程,特别是阻断正常的伤口收缩过程,可以消除瘢痕形成并实现更好的再生。罐内的负压可以提升和分离组织,解除已有瘢痕存在的收缩力。

走罐的技术适用于肌肉丰富的区域,如背部、侧腹、臀部和大腿。在瘢痕及其周围区域涂抹凡士林等润滑油,来回滑动罐子几次,直到皮肤变红或变紫或滑动阻力降低,皮肤的顺滑性增高。取出罐子并擦掉凡士林。走罐的过程中可结合闪罐,这有助于释放软组织之间的界面,如皮肤、筋膜、神经组织、肌肉、韧带和肌腱,并可以产生按摩效果。

干拔和湿拔    无创和有创
干拔罐也称为静态拔罐或保留拔罐。在干拔罐中,通过火、手动泵或电吸等不同吸力方式,在罐内产生负压。湿拔罐也称为放血拔罐、出血拔罐,这种方法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较高的感染风险、血管迷走神经发作和瘢痕形成,瘢痕体质的患者禁止使用有创拔罐的方式。

总结
瘢痕的拔罐治疗是针对成熟期的瘢痕

拔罐的负压可以以较一致的力对瘢痕进行按摩,吸起皮肤可以更好的松动皮下的粘连

定罐可松解瘢痕表面的收缩力;走罐可解除皮下粘连,对于皮下脂肪的缺损或外观内陷效果较好,但对更深层效果不大

瘢痕治疗是长期过程,无论是改善功能还是改善外观

拔罐需由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参考文献
Moortgat P, Anthonissen M, Meirte J, Van Daele U, Maertens K. The phys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vacuum massage on the different skin layers: a current status of the literature. Burns Trauma. 2016;4:34. Published 2016 Sep 19. doi:10.1186/s41038-016-0053-9

Al-Bedah AMN, Elsubai IS, Qureshi NA, et al. The medical perspective of cupping therapy: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J Tradit Complement Med. 2018;9(2):90-97. Published 2018 Apr 30. doi:10.1016/j.jtcme.2018.03.003

Zanier E, Bordoni B.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scars: a narrative review. J Multidiscip Healthc. 2015;8:359-363. Published 2015 Aug 12. doi:10.2147/JMDH.S87845

Meirte J, Moortgat P, Anthonissen M, et al. Short-term effects of vacuum massage on epidermal and dermal thickness and density in burn scars: an experimental study. Burns Trauma. 2016;4:27. Published 2016 Jul 8. doi:10.1186/s41038-016-0052-x

Stephens SL, Selkow NM, Hoffman NL. Dry Cupping Therapy for Improving Nonspecific Neck Pain and Subcutaneous Hemodynamics. J Athl Train. 2020;55(7):682-690. doi:10.4085/1062-6050-236-19

Chiu YC, Manousakas I, Kuo SM, Shiao JW, Chen CL. Influence of quantified dry cupping on soft tissue compliance in athletes with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PLoS One. 2020;15(11):e0242371. Published 2020 Nov 19. doi:10.1371/journal.pone.0242371

Wang X, Zhang X, Elliott J, Liao F, Tao J, Jan YK. Effect of Pressures and Durations of Cupping Therapy on Skin Blood Flow Responses. Front Bioeng Biotechnol. 2020;8:608509. Published 2020 Dec 8. doi:10.3389/fbioe.2020.608509

Almaiman AA. Proteomic effects of wet cupping (Al-hijamah). Saudi Med J. 2018;39(1):10-16. doi:10.15537/smj.2018.1.21212

Yannas IV, Tzeranis DS, So PTC.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skin and peripheral nerves requires control of wound contraction, not scar formation. Wound Repair Regen. 2017;25(2):177-191. doi:10.1111/wrr.12516

Murray D, Clarkson C. Effects of moving cupping therapy on hip and knee range of movement and knee flexion power: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J Man Manip Ther. 2019;27(5):287-294. doi:10.1080/10669817.2019.1600892

*文章转自网络,联系侵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

winwin99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8-16 15:10:28
羽毛球和其他跳跃项目中,常在急速起步或跳跃后着地的幸运飞艇直播福彩双色球结果幸运时时彩走势图瞬间,突然感觉疼痛难忍,并出现伤足行走踏地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康复论坛(www.zkline.com),旨在夯实国内康复领域基础,推进我国康复事业发展。是一个高度专业化且具有权威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以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三位一体为核心,全面覆盖康复从业者不同需求。为各层次康复人才提供康复视频...
  • 服务热线:400-1588-027
  • 邮编:430000
  • 媒体合作:13638666618@139.com
  • 运营中心:湖北·武汉
  • 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银泉大厦11楼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

  • Powered by zkline.com | Copyright © 2021-2025, Tencent Cloud. | 中康之家提供技术支持
  • 鄂ICP备2021003662号-1 | 营业执照 | |中国康复论坛(www.zk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