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在脚踝、手腕、膝盖上缠着看似绷带的白色贴布,或者在大腿、手臂、肩膀贴着各种花样的彩色贴布。这些贴布,白色的被称为白贴,彩色的则是肌内效贴布,这些贴布辅以运动贴扎的技术,就能够帮助受伤的运动员们继续奋斗,就算带伤上阵也能撑完整场比赛以及没日没夜的魔鬼训练。
而其中最常见的是以下两种技术:传统运动贴扎 & 肌内效贴扎
【传统运动贴扎】
保护人体因过度扭曲关节而拉伤是运动贴扎的主要任务。
白贴是其中最常被提起的主角,在这技术当中也经常混合使用各种不同规格的道具,譬如说重型弹贴、轻型弹贴、皮肤膜、蕾丝垫、加压片等等。
1. 白贴本身无弹性,此特性最常应用在限制关节角度。
2. 黏性较差,与皮肤不容易贴合,容易因汗水而脱落。因此白贴必须一道叠着一道,才能编织出完美贴合肢体的特制护具。
3. 白贴贴扎具有强烈的安全感与限制力,同时牺牲了一部分的舒适感。卡卡的感觉不会让人想在休息的时候还继续包着它
这些特性让运动贴扎几乎成了单次使用、用完即丢的免洗客制化护具。
【肌内效贴扎】
肌内效贴布在应用上更为广泛,皮肤、肌肉、韧带、关节、筋膜都能贴,从竞技运动、休闲活动、临床治疗、日常生活都能够派上用场。
1. 肌内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这也意味着限制力较差,同时换取更多的舒适感。
2. 具备微小的回弹力,搭配不同的贴布走向,能让肌内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刺激肌肉收缩,能放松紧绷的肌筋膜,也能促进皮下循环达到意想不到的消肿效果。
3. 然而每一道贴布重叠的部份都会些微影响回弹力带来的效果,越多层贴布也让提拉皮肤的效益大打折扣,因此越轻巧、越乾淨俐落的贴扎往往会有更好的功效。
4. 特殊背胶能够使贴布有效紧密贴合皮肤,较不容易因为肢体活动而脱落。
在正常非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加上适当的保养,贴布能停留在身体上两三天左右。
除了竞技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贴着它,也能舒缓工作上职业病疼痛及姿势不良的腰酸背痛。
白贴与肌内效贴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白贴在限制关节、保护韧带、提升防御力方面更胜一筹。而肌内效则是能更广泛地运用在调整肌肉的张力、矫正姿势、促进软组织修复、以及皮下引流。
这两种贴扎效果及方式,没有高低之分,最理想的情况下是两种贴布相互配合,便能有效改善各种运动伤害。
可以先利用肌内效贴布改善软组织的状态,再由白贴在外层加强,限制关节角度以保护受伤的肌腱与韧带。
最常见的搭配如下:
【前臂&手腕】肌内效+白贴复合式贴扎法
许多动作需要反复用到手掌撑地,譬如:伏地挺身、错误的肩推胸推、倒立等等,在手腕过度背曲时会觉得不太舒服。这时候很适合利用肌内效贴布放松缩短的伸腕肌群,再搭配利用白贴限制手腕的角度。
【大腿&膝盖】肌内效+白贴复合式贴扎法
膝盖常见的搭配是运用于跳跃膝,先利用肌内效贴布放松股四头肌,随后利用白贴制作髌骨带加压在髌腱上,最后搭配轻型弹贴于膝关节绕八字包覆防止白贴轻易脱落。除此之外,白贴也非常适合用来保护膝关节周遭的韧带。
【小腿&脚踝】肌内效+白贴复合式贴扎法
其中最经典的搭配非脚踝扭伤莫属,这也是篮球员必学的贴法之一,大多数情况都可以利用I型贴布促进腓骨肌维持踝关节外翻,之后在外层以白贴执行脚踝贴扎,限制关节内翻的角度以保护周围韧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