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医·健民
不知不觉又到换季的时刻了,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总是能精准地感知季节的更替,提醒他们换季的的不止是商场的打折清仓,还有一季一发的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有一种“痒”,只有得了过敏性鼻炎的人才懂。别问我为何眼里常含泪水,问就是眼睛痒,揉的;别问我为何鼻头常红一片,问就是鼻子痒,揉的。
有一种“痛”,只有得了过敏性鼻炎的人才懂。纸巾用了一张又一张,鼻涕还没擦完,鼻子倒是先擦破了。每次擦鼻涕都是擦在伤口上……痛啊。
还有一种独特的“晨起醒觉”方式,只有得过过敏性鼻炎的人才懂。别人早晨唤醒大脑是通过晨练和晨读,而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早晨,快速唤醒自己的那都是接二连三根本停不下来的喷嚏……
总之,过敏性鼻炎就是这么一个,说痛苦也不算痛苦,但却十分困扰日常生活的疾病。
实际上,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每天的不良生活方式,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数在我国每年只增不减。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使用抗组胺药和激素治疗,但其中枢抑制和远期疗效一直存在争议,并且大多也只是暂时减轻了患者的发病症状和稳定病情,很难彻底治愈。然而在我们祖国的传统医学里,却有一种绿色健康无副作用的疗法对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那就是——针灸。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中医就对过敏性鼻炎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内经》中,称过敏性鼻炎为“鼻鼽”。并认为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会导致人产生 “鼽嚏善悲”的症状,也就是流鼻涕打喷嚏。同时,外感风寒之邪,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上犯鼻窍,也会诱发“鼻鼽”。通过针刺或艾灸人体穴位,可以起到调和脏腑气血,扶正气驱邪气的作用,从而治疗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穴位有:
1.迎香穴
2.印堂穴
迎香穴,属手阳明大肠经,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印堂穴,属督脉,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所谓“腧穴所在,主治所在”,迎香穴和印堂穴均位于面部鼻窍附近,具有疏散风邪,通利鼻窍的功效。有现代研究表明,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改善鼻粘膜的神经炎性反应,从而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肺腧穴、脾腧穴、肾腧穴,以上三穴都属足太阳膀胱经。
肺俞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腧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腧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主要是由于肺失宣肃、脾失升清、肾失温煦,加以风寒外邪侵袭而发病,内虚为本,外邪为标,所以治疗取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背俞穴对应五脏六腑,来调节脏腑气机,补气固表。
合谷穴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面口合谷收”,合谷为治疗头面、五官诸病之要穴,合谷能够清热解表,通调气血,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止于鼻旁,“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以上穴位在临床中应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常根据患者情况采用针刺、艾灸、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等不同方法或多种方式结合治疗。(具体操作请前往专业医院就医。)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