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训练方法
相比于外周骨骼肌的肌力训练,呼吸肌的训练的 特点旨在提高吸气肌或呼气肌收缩力,耐力或速度。
吸气肌训练
由于吸气肌主要涉及低强度重复收缩,所以训练策 略着重强调加强吸气肌耐力。目前实行两种类型的训练 [即阈值负荷训练和自主过度通气法( NCH)]。使用 NCH,嘱患者呼吸时进行 15~20 分钟高 比例(≥ 60%)的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过去用于这种类型的训练设备是复 杂的,但现在研制出一个简单的,局部的循环呼吸系统 装置。 在有阻力地呼吸时,患者通过一个可调节直径的 咬嘴适配器吸气。这种阻力是流速依赖。如果阻力和流速是紧密结合相互调控,就可通过靶向阻力的反馈获 得足够的训练强度。最近开发出一种非流速依赖型的阻力,也叫作阈值负荷阀,一个在压力达到临界值时会打开的阀门。不同研究的训练强度不同,最大的持续吸气(Müller)训练可高达 50%~80% PImax的强度,低强度可致 30% PImax。 所有的这些研究在训练中都谨慎设置控制 靶向压力或阈值负荷。阈值压力负荷具有吸气流量独立 性的优势,但需要在流动之前建立负压;因此,它本质上是惯性,事实上,阈值负荷增加了吸气肌收缩速度, 它可以带来额外的益处,因为这可以缩短吸气时间,增 加呼气和放松的时间。增加放松时间可以防止处于风险中的患者的肌肉进一步疲劳。此外,缩短吸气时间增加呼气时间,从而降低过度充气,这对于 COPD 患者是一个重要的优势。
呼气肌训练
爆发性的呼气练习和腹部肌肉的低强度收缩与咳嗽、 瓦尔萨尔瓦式压力均衡法(Valsalva)和运动的有关动作相似。因此,呼气肌训练参数可以任意地选择高强度力 量训练或中等强度耐力训练。一个规范的呼气肌耐力训 练的例子为在 15%~45%PEmax强度下持续训练 30 分钟。 一个力量训练的例子为在 60% PEmax,强度下 15 个 Valsalva 动作。两个训练计划都是通过口腔加载呼气阻力来实现, 如阈值负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