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万个为什么丨刘鹏:为什么脑卒中患者要开展康复治疗?收录于话题#医万个为什么#中山一院129个内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院111周年,为持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围绕百姓关心的 ...
医万个为什么丨刘鹏:为什么脑卒中患者要开展康复治疗?脑卒中即老百姓常说的中风,也称脑血管意外,它是由于脑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综合征。 根据血管病变情况的不同,脑卒中分为两种,分别是脑部血管堵塞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以及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即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更为常见,约占70-80%。 脑卒中急性起病,有着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约有2/3脑卒中幸存的患者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不仅会对患者生命和功能状况带来严重危害,而且还会引起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 1.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偏盲。 2.意识的不清。 3.言语改变,如说话含糊不清、无法表达、胡言乱语等,也可能无法理解他人说话。 4.喝水呛咳甚至无法进食。 5.记忆力障碍,不认识亲人、地点和时间。 6.其他表现,如生活无法自理、情绪暴躁或低落、肢体疼痛等。 患者和家属可通过FAST的方法快速识别脑卒中。 F(Face)指脸部,是否出现口角歪斜、脸部不对称;A(Arm)指胳膊,抬手看是否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S(Speech)指说话,是否存在言语含糊不清、表达障碍等。T(Time)指的是时间,即一旦发现以上问题,则需立即拨打120将患者送医,及时诊断治疗。 脑卒中可带来一系列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感知障碍、交流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等,患者康复后整体机能可出现严重下降,往往无法回归原本的学习和工作,甚至生活无法自理。因此,脑卒中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根据康复治疗的时机和场所,一般分为三级康复。 第一级康复:主要在神经内科病房开始,即对患者进行临床的治疗,控制疾病的进展并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这时早期康复即可介入,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和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预防各种并发症。对轻中度的患者而言,若病情稳定,最早可在发病的24小时后进行康复治疗。 第二级康复: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医学科或康复医院进行全面的功能康复。 第三级康复:主要是社区康复和居家康复,针对病情稳定且经治疗逐步得到功能改善的患者,在这期间患者需定期复诊,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一般需要医生、护士、治疗师等的团队协作。不同专业的治疗师,会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康复工程等。 物理治疗:包括声、光、电、热、水疗等物理因子的治疗,也包括各种运动治疗、手法治疗等,目的是预防因为卧床和肢体活动障碍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坐、站及行走能力,减轻疼痛等。 作业治疗:以改善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为目标的治疗手段。 语言治疗:主要评估并训练患者的语言能力和吞咽能力。 康复工程:利用支具和辅助器具,促进患者功能改善,如针对部分偏瘫患者,可通过矫形师评估后,制作专门的矫形器或支具来改善行动能力;或者选用助行器和手杖,改善步行能力等。 ★本文内容仅供医学参考,不作诊治依据,如有需求请及时就医。 |
0